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常回家看看”是法律义务不需要理由

发布时间:2013-01-07  来源:新华网-法制日报  字体大小[ ]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老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项规定被称作“常回家看看”条款。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写入这一条款,社会各界的争议就持续不断。部分评论者认为,这是一个缺乏强制执行规范的条款,因而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但是,也有一些评论者认为,法律的功能不仅在于强制,同时还在于倡导,增加这一条款对于提升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有益无害。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最终将这一规范变成了正式的法律规范。

  但是,有关讨论并未平息。部分评论者在评论这一法律规范的时候,认为应当将“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规范,但是,必须让用人单位确保劳动者探亲休假的权利。从表面上看,这种表态似乎认可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举措,但从本质上来说,由于强调用人单位必须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因此,巧妙地将公民的义务转化成为用人单位的义务。

  在新闻媒体上类似这种偷换逻辑和义务主体的评论并不少见。赡养老人应该是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在赡养老人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特别是精神健康方面,家庭成员责无旁贷。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条款,不是想要以国家强制力强迫公民“回家看看”,而是希望家庭成员尊重法律规范,主动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如果在分析赡养问题的时候,一方面强调家庭成员“常回家看看”的义务,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将家庭成员的责任推卸给用人单位,认为用人单位应当确保家庭成员实现自己的权利。那么,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不管用人单位是否履行法定的义务,也不管用人单位是否尊重赡养老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常回家看看”首先是家庭成员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法定的义务,那么,家庭成员应该采取其他的方式履行自己的义务,事实上,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规范的时候,不仅要求家庭成员“常回家看看”,而且要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经常“问候老年人”。这说明立法机关既考虑到了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同时也为家庭成员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提供了法定的条件。

  之所以会出现把家庭成员的义务巧妙地推卸给用人单位的评论,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评论者习惯于把公民的义务转嫁给社会或者政府。在一个多元化社会,每个社会主体都有自己的法定义务,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履行义务或者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而把责任推卸给其他社会主体,时时刻刻责怪政府。批评政府是新闻媒体的权利,但是,新闻媒体应当学会提醒公民反求诸己。

  现代公民社会不仅仅是一个权利社会,同时也是一个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责任社会。每一个公民都有法定的权利,也都有法定的义务。在享受权利的过程中需要其他社会主体的配合,在履行法定义务的过程中,则更多地需要自身的努力。假如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卸给社会或者政府,在履行“常回家看看”法定义务的时候,责怪社会体制,批评交通状况,诿过用人单位,那么,就会把公民义务巧妙地变成整个社会的义务。公民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应该是无条件的。如果由于社会环境不允许或者用人单位不批准,而拒绝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那么,这样的行为人就不是合格的公民。

  批评政府是简单的,因为政府在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确有许多值得完善之处;批评用人单位也是聪明的,因为一些用人单位的确没有尊重劳动者基本的休假权利。但是,无论政府和用人单位存在怎样的问题,都不是公民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理由。公民在履行自己法定义务的过程中,应当从自身寻找原因,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学会反求诸己而不是诿过于人,这应该成为公民社会的一个基本社会共识,应该成为公民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基本思维定式。假如公民动辄将个人问题推卸给社会或者市场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那么,这样的社会就不是公民社会,这样的国家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新闻媒体评论者一定要改变自己错误的思维定式,真正从维护法律尊严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乔新生)

社会观察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